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專的考試科目主要為語文、數學和英語;對于學習基礎比較差的考生來說建議大家把復習的精力放在語文科目的備考上,本文分享了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專復習攻略,重點講解語文科目提分技巧和基礎知識的復習方法。
語文答題提分技巧
一.前面幾道小題,靠的是知識積累;
基本方法是:回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語句,先確定某個選擇(確定是或者不是),采用排除法逐漸剔除不是答案的選肢,優選出可能的答案;
二.閱讀題最容易拿分,給出的閱讀題都比較簡單,要注意審題、聯系歷史,聯系生活,把握文章整體意思后來作題。很多問題可以直接從文章中找出答案,所以一定要細心。
三.作文一定要寫完,因為作文占的分數多,很多老師是看你的字數給分,寫的質量好壞再說,所以有的考生沒寫完作文很吃虧。可以說寫滿的爛文章,給的分數一定比才完成一半的好作文分數高很多。所以我們的觀念一定要變,要留足時間寫作文。如到后面作文難以寫下去,寫流水帳也要把作文空格基本填滿。
四、成考試卷大體分析:
成人高考《語文》分1卷、2卷兩部分,主觀題的闡釋題包括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和作文。現代文閱讀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然后闡釋分析結果。結果正確與否,取決于考生閱讀中能不能從提供的作品中獲取答題相關信息。在成考中,主觀題一部分是闡釋題,一部分是作文題,這兩部分分值較高,得分多少直接影響總成績。主觀題復習中,考生要會從原文中找答案,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復習時,每篇文章從思想內容到表達方式等,都是考生要重點掌握的信息。考試時,首先會考查考生篩選信息的判斷力,即考查考生是否懂得題目在問什么,如問的是思想內容方面的,還是文學表達技巧方面的。其次考查考生對該問題的記憶,即記起原文什么地方有相關答案。現代文閱讀題的答案一般都隱藏在文中。答案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原作提供的。如果想把題目做好,就要從試題所給作品中去獲取信息。
答題時,要按題目要求,迅速在原文中找出相關答案。答案一般在文中都會有大致范圍。如問某篇文章作者通過什么事物抒發了何種情懷,這樣的內容在文中的結尾較常見。結尾常見的議論性、抒情性的語言,常常在無意中透露給我們答題的信息。
語文基礎知識復習方法
一: 要注意辨識現代漢語常見的錯別字。
如“威脅”一詞經常有人把它寫成“危脅”,“明星”不能寫成“名星”。不能亂用簡化字,不少人只圖一時省事,將一些筆畫多的漢字隨便簡化,造成錯別字,如把“舞會”寫成“午會”,把“零件”寫成“另件”。同義詞、的多義詞和常見的成語要注意區分其細微的差別。如“截止”和“截至”。又如“風騷”一詞,在“獨領風騷”和“賣弄風騷”中意思絕不一樣。
二: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音。
這里重點考查的是字音。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復習三方面的知識;
首先,要注意拼音規則,作為成人考生特別要注意:兒化音、間隔符號。
其次,要注意同音字和多音字,例如: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苗圃逮捕哺育鋪面相輔相成
B、僥幸皎潔繳納蹊蹺矯枉過正
C、仿效旋轉旖旎旅行防微杜漸
D、機械告誡押解 拮據心存芥蒂
這道題考的是讀音不相同,考生就應該利用同音字進行排除。也就是說,如果發現選項中有同音字,就應該淘汰。本題答案是C,五個加點字的讀音分別是fǎngxuán yǐ lǚ fáng.做這種題時,可以直接選取答案,如果不認識答案中的字,也可以從其他選項中采用同音字排除法。
再次,要注意辨識錯音字,也就是我們生活中讀錯音的字。要注意糾正錯音字,特別要小心那些已經習慣讀錯的字,避免犯讀半邊、混讀形似字、誤讀聲調的錯誤。
從考題中分析,成人高考比較重視考察語言的連貫。
三、語言的連貫
連貫就是語言的表達要注意句與句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聯系、銜接與呼應,做到話題統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這類考題主要是用以考查學生的思維條理性、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檢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
排列句序
目的是通過語段結構關系的客觀規定性考查考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組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同時考查考生的思維判斷能力。
語段內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據語意的需要進行的正確組合,這種組合具有不可隨意更改的邏輯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規律:或以空間先后為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或以時間先后為序;或以事物發展前后為序;或以人們的認識規律為序,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或以主次輕重為序。 來源:環球網校
(1) 抓中心
一個句群,雖然由若干句子組成,卻表述一個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對句序的認識就會由暗到明。 來源:環球網校
分析句子的性質和作用(如總領句、總結句、過渡句、解說句、觀點句、材料句等),是抓準中心的重要手段,一個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個關鍵句表達。這一關鍵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
(2) 抓思路
從總體上看,句群小層次一般呈現出相并(并列、對照)、相承(順接、層進)、相屬(總分關系)的關系。從局部看,句與句之間往往呈現出并列、承接、解說、對比、遞進、轉折、因果、總分等邏輯關系。理順句序,要盡可能多地確定出必然相連接的句子。找到"句鏈"。
從文體來看,記敘文的句序常常以時間空間為順序,議論文的句序,常常把觀點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間,把總結句放在后面,結構形式或總分、或并列、或對照、或層進;說明文同議論文一樣,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為材料是用來說明事理的,材料的內部又遵循一定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3) 抓標志
語言標志常常表現為:
① 關聯詞語的呼應。或并列、或轉折、或條件、或假設、或遞進、或因果……
② 暗示性詞語的使用。"換句話說",表示等同關系,位在后,“同時"表示并列,位在后,"與此同時""與此相反""反過來說",表示相反、相對關系,中間不可插入別的詞語;"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不可倒置;"先前"與"后來","過去""現在"與"將來",表示時間先后;"總之""綜上所述""由此看來",表示要提出結論;"諸如此類",表示綜合;"所謂"表示有所解釋;"例如"表示舉例……
③ 關鍵詞語的重復出現,相同的句式重復出現。
④ 句子之間的對應關系(內容上、形式上),也往往體現語言順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⑤ 陳述對象前后一致。議論角度一致。
成人高考網上指導報名入口(點擊報名)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