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成人高考的招生層次分為高起專、高起本和專升本三個,考生報考的招生層次不同,考試科目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報考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類的考生除了公共科目政治、英語外,還需要考一門專業基礎課藝術概論,本文總結了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復習要點,需要考生熟記。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復習要點:藝術表現
藝術表現
藝術創作的最終成果是藝術作品。藝術家的藝術體驗和藝術構思,必須通過各種藝術媒介和藝術語言表現為藝術作品。因此,藝術表現活動在藝術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離開了藝術表現,再好的體驗與構思也無法讓其他人欣賞,只能仍然停留在藝術家的頭腦之中。
(一)藝術意象的物態化與表現
藝術意象的物態化與表現,是藝術家將自己的藝術構思中已經基本形成的藝術意象轉化為藝術符號,并以物態化形式得以顯現,使之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藝術情境或形象體系的過程。
藝術表現活動作為一種藝術生產的實踐活動,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繪畫需要紙、筆、墨,雕塑需要大理石、青銅,才能使審美意象物態化,成為客觀存在的藝術品。與此同時,藝術表現活動更離不開一定的藝術媒介或藝術語言,如繪畫語言包括色彩、線條,音樂語言,包括節奏、旋律,電視語言包括畫面、音響等等。由于各門藝術所采用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都各不相同,因此,各門藝術的藝術表現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形成自己特殊的制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使得藝術技巧和手法在藝術表現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十分重視藝術技巧在創作中的作用,有過一段很精辟的論述,他說:“藝術創作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即藝術外表的工作,因為藝術作品有一個純然是技巧的方面,很接近于手工業;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為重要,在圖畫和音樂中次之,在詩歌中又次之。這種熟練的技巧不是從靈感來的,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練習。一個藝術家必須具有這種熟練技巧,才可以駕馭外在的材料,不至因為它們不聽命而受到妨礙。”顯然,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除了他們特殊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之外,還因為他們具有熟練、高超的藝術技巧,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來完成藝術創作。藝術家為了達到技巧上的要求,需要付出長期艱巨的勞動,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中外藝術史上有許多生動的例子。如曾鞏《墨池記》中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江西臨川城東臨池學書,長年累月堅持不懈,以至池水變黑,留下墨池故跡。還有一種說法,是講東漢的“草圣”張芝學書十分勤奮,“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這兩種傳說都說明了一個相同的道理,即杰出的書法家總是經過勤奮刻苦地學習和實踐才取得了后來的成就。因此,書法界至今仍把“臨池”作為學習書法的代稱。顯然,只有經過精益求精的艱苦磨練,才能高度自由地掌握和運用藝術技巧。
藝術表現不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藝術表現更需要藝術家調動自己的聯想、想象、情感等多種心理功能,融會入創作主體的生命和心靈,尋找到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才能創作出可以放置于世界藝術寶庫的作品來。我國古代畫論十分強調“以意運筆”、“意在筆先”、“以心運手”等,都精辟地闡明了這條道理。藝術表現活動固然離不開精湛熟練的技巧和手法,但它更離不開藝術家主體情感和全部心靈。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家,都是在創作過程中經過艱苦地探索,為自己獨創的審美意象找到新的形式、新的手法和新的技巧,創造出新穎獨特的藝術形象。
(二)藝術內涵的深化
藝術家在進行意象的表現過程中,應力求進一步深化藝術的內涵,藝術內涵的深化,不是一個機械轉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集中反映出如下特征:
第一,創作主體在物化的表現過程中呈現出鮮明的審美傾向。在藝術創作全過程中,從生活到藝術意象,即從鄭板橋所描述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固然是藝術構思或藝術思維中的一個重要的認識上的飛躍,而從“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即從藝術意象到藝術形象,又是一次重要的飛躍。沒有這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的飛躍,就等于前功盡棄,取消了藝術創作。
第二,藝術家要完成對意象的物化,深化藝術內涵必須不斷地進行藝術語言的錘煉,使其凸顯出來。因為這時的“意象”還只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換句話說,還只不過是一種想法,它有待于藝術家用具體手段表現出來。藝術作品中的意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傳達出藝術家頭腦中的意象,要取決于藝術家對自己頭腦中的意象的把握程度以及他傳達這種意象的實際能力。藝術家頭腦中的意象是豐富復雜的,有時候甚至是模糊的,他要在藝術作品中傳達出這種意象首先要努力去把握它。當他多少把握了頭腦中的意象之后,他就要用具體的手段把它表達出來。藝術語言正是表達藝術意象的媒介,因此必須重視對藝術語言的研究和運用。
第三,在藝術意象的物化過程中藝術意蘊將不斷獲得提升,藝術內涵也將不斷深化。隨著藝術意象的物態化深入升華,藝術作品也將通過線條、色彩、音響、文字和其他媒介、凸顯出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并顯現出一種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這就是藝術作品中的藝術意蘊,它比直接顯現的形象更為深遠,使藝術作品有了比藝術形象本身更為深廣雋永的內涵,這種內涵需要細心體察、玩味、感悟、領會,才能真正認識和理解。
第四,藝術內涵獲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在藝術創作中,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是藝術獲得內涵深化的結果。它們是在思想內涵、審美內涵逐漸加深的過程中形成的,當然它們是內涵深化的表征。藝術形象的形成是通過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交融,并由主體創造出來的藝術成果。也是從客觀的、自然形態的生活美變為藝術美的過程。藝術美比生活美有著“更高、更有集中性、更強烈、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有普遍性”(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特點的。這幾點的生成,是對客觀美進行提煉、集中、概括的結果。指導這種藝術美的生成當然離不開創造主體的審美判斷。這是藝術內涵得以深化的必要條件。藝術.形象既包括鮮明生動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審美特征的意境。人物是典型化了的由主體概括出來既有個性又有代表性的表征。意境則是藝術創造客體與主體審美情感緊密結合形成一種情境的表征。無論是形象、意境和典型,他們都是創作主體內涵在客體生成的表征,都是藝術內涵深化的產物。任何一件藝術品的創作都說明了這樣的過程。
總而言之,對于所有的藝術門類來講,藝術創作活動中,體驗、構思與表現都是互相依存、彼此滲透的,使得藝術創作既有精神活動性質,又有實踐活動性質,既有內心的體驗與構思,又有外部的表現和體現,通過這么一種高級復雜的藝術創造活動,將藝術家的審美意識物態化為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
考生想要獲得更多關于2019年成人高考的相關資訊,如考試時間、招生院校、招生專業、備考經驗等,敬請關注成人高考信息網。成人高考信息網這里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可以幫助大家制定系統的復習計劃,提供全面的復習資料,在成考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成人高考網上預報名入口(點擊報名)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