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2020年全國高考在大部分省份落下帷幕。今年高考重點考什么?命題有哪些特點?反映出何種趨勢?安徽成考網帶您來了解一下!
更注重體現時代特色,引導學生“心懷家國”
將重大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體現時代特色與發展成就,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趨勢。這在今年試題中尤為凸顯。
2020年,最難忘的是全體國人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些考題聚焦個體對社會的責任與價值,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心懷家國。
思想政治全國Ⅰ卷的考題以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背景材料,要求學生分析診療方案的變化所反映的對新冠肺炎的認識,旨在引導學生樹立遵循規律、尊重實踐、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升空。這一最新消息,也出現在高考試卷。“以北斗三號的消息為素材,就是要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創新動向,關心時代發展成就。”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級教師夏宇稱,學生們應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更注重考查關鍵能力,聚焦學生“終身發展”
高考連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高考“怎么考”不僅引導中學“怎么教”,更會影響學生今后大學“怎么學”甚至未來職場“怎么做”。2020年高考更加強調考查學生關鍵能力,聚焦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關鍵素養。
發言稿、演講稿、書信……今年的11道高考作文題中,近半要求學生以應用文文體完成。“這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的結合。”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袁學民說,語文要學以致用,要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提供助力。
發言稿、演講稿、書信……今年的11道高考作文題中,近半要求學生以應用文文體完成。“這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的結合。”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袁學民說,語文要學以致用,要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提供助力。
更注重汲取傳統精華,鼓勵學生“活學活用”
此次高考,傳承文化精粹、增強文化自信的理念貫穿在各地試卷中。齊桓公、管仲、鮑叔等人物的歷史性陳述,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步輦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制作工藝、徽杭古道旅游資源的開發價值等,紛紛出現在各地高考試卷中。
多名教育專家指出,汲取傳統文化營養,不能止步于聽聽故事、背背詩詞,更核心的是要“人能弘道”,善用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資源,服務于新時代新征程。
“總體來看,今年的試卷突出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體現出‘以考育人’、立德樹人的教育導向。”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高級教師徐南南說,這些命題趨勢,對今后的教學也具有啟發意義。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